我在 2017 年的时候,花费巨额 (5w+ CNY)组装了一台工作站。虽然是台式机规格,但是是货真价实的服务器平台,也是 2017 年的最新款。
时间来到 2025 年,这个老家伙依然在服役,并承担了我的主要工作流和生活流。虽然性能依旧很强劲,但是当年昂贵的 CPU 内存等配件已经降到了百元以下,规划升级保养一下这个老家伙。
这么多年都在高强度使用,每年看啥便宜买一下加上去,以下是现在的配置:
配件 | 型号 | 介绍 |
CPU | Intel Gold 5117 * 2 | 双 CPU,28C56T,2.0-2.8GHz |
内存 | Hynix DDR4-RECC 16G 2133MHz * 12 | 192G 内存,每个 CPU 6 通道 |
存储 NVMe | SAMSUNG 983 ZET 480G * 3 | 所谓的比肩傲腾的神仙盘 |
存储 SSD | Intel S3700 400G * 3 | Intel 企业级读写混合 SATA |
存储 HDD | Seagate ST6000NM0034 6TB * 4 | 希捷企业级 SAS 机械盘 |
GPU | AMD Vega 64 * 2 | HBM 显存,现在除了费电没啥用了 |
主机 | Dell T7920 Tower | Dell 的上一代旗舰工作站 |
拆机清理
已经有一年多没清理过了,先把灰尘里里外外清理一下。
![]() | ![]() |
CPU
清理完之后看一下要升级的 CPU,年轻人第一块巴掌大的 CPU。
2017 年刚发售的时候,单个 CPU 价格将近 2W CNY,现在捡垃圾只要 95 CNY 就能拿下。
![]() | ![]() |
U.2 转接卡
因为这个机器我没有选配 U.2 存储,所以是不支持这种 U.2 接口的硬盘的,还需要一个转接卡。转接卡也是捡垃圾,浪潮的拆机卡,新的报价在 3000 多 CNY,我花了不到 20 CNY。
这个转接卡给了我一个意外之喜。U.2 的线长度高达 70 厘米,这个距离对 PCIe 这种短距离高速信号是不可接受的。我还在发愁信号质量的问题,到货后拆开看了下,非常惊喜的发现这个 20 CNY 的卡竟然带了一个 IDT 89HT0832P 芯片,这是一个 PCIe Retimer,不用担心长距离转接线的信号质量了。

NVMe U.2 存储
接下来是 NVMe 硬盘,之前的 NVMe 存储太小了一点。NVMe 硬盘是 Intel 数据中心读写混合盘,同样是捡垃圾,淘汰下来的,写入量在 500T,读取量在 1P,通电时间 20000 小时,对于这种数据中心混合盘算刚热热身,健康度在 96% 左右。

HDD 存储
没有用过企业级 SAS 机械硬盘的,很难体会这个噪音污染,我的几乎所有工作都在这个工作站上完成。高频率使用的时候,企业级盘有巨大的噪音污染(炒豆子声音)。
从我的 NAS 上拆了 2 个硬盘,希捷的 NAS 盘,这个盘中规中矩,性能低于普通机械硬盘,但是为长时间运行和噪音优化过。我实在是受不了噪音了。

检查


总结
都是买的二手垃圾,新的估计得出血了。
配件 | 型号 | 介绍 | 价格 |
CPU | Intel Gold 6140 * 2 | 双 CPU,36C72T,2.3-3.7GHz | 190 CNY |
扩展卡 | 浪潮 U.2 卡 | PCIe 转 4 口 SFF8643 | 20 CNY |
U.2 NVMe | Intel DC P4610 1.6T * 3 | 数据中心读写混合存储 | 1800 CNY |
线材 | 安费诺 U.2 SFF-8639 To SFF-8643 * 3 | 转接线 | 183 CNY |
升级完成,下一步看看有什么好显卡吧,毕竟 Vega 64 到现在插着除了费电没啥用处了。